作者:玩具大师 时间:2022-04-22 10:15 阅读:
枫叶是最有特点的树叶之一,有时候捡到一片漂亮的枫叶都想收藏起来,其实用一张纸就可以折出好看的枫叶啦,下面有超级详细的教程,手把手教你用一张纸手工折出枫叶,快点收藏起来吧。
注意事项:本教程中,凡没有特别注明的折叠,都是指凹陷效果的骨折,与之对应的是峰折
纸张的选择
枫叶可以使用韧性好的手揉纸,珠光纸,这些纸张可以产生更加质感的颜色和叶面效果,同时也不会产生示例那样的残旧痕迹。枫叶采用正方形的纸片,纸片的大小应该控制在 15*15 厘米以上,但是最大不便超过 25*25 厘米。
准备工作
1、需要一张正方形的纸片。如果采用双面双色制片,正面的颜色将是未来成品的颜色。
2、 将纸片横向、纵向都进行 4 等分的折叠,留下清晰的折痕。
3、将纸片进行对角十字折。
4、沿中心十字对角线两侧各折出一条平行折痕,此时准备工作一切就绪。
基础造型
注:每片枫叶是由六个叶片和一个叶柄组成的,基础造型部分也就是将枫叶的几个组成部分大致分开,为后面的细化过程打好基础。
1、请沿蓝线进行谷折,红线向外峰折,AB 线在谷折的同时向翻起的粉色三角形内部伸,并最终在三角形的内部与 CB 线段重合,底部也重复下面的步骤即可成功;
2、将第一步的结果沿蓝色线下翻;
注:注意上面标示出的 ABC 三角形,其中的 E 点为三角形的底边中心点,AE 为三角形的高,沿着 AE 进行谷折,使 B、C 两个角完全的重合;
下图就是折叠后的效果,可以看到,三角形的 BC 两点已经重合,此时 AE 成为一个新的棱边这时可以沿着新标示出的黄色线段进行折叠,使得 D 和 E 两个点重合;
沿黄色线下压之后,可以得到本步的最终效果,可以看到三角形 ABC 已经完全被遮盖了,而黄线部分折叠从这个角度看已经形成了一个新的棱角:
将上面的步骤重复对每个角进行折叠,可以得出这样的效果图,这是一个类似风车的效果,右侧的侧面部分,显示了新三角形 ABC 的最终形态:
总结:该步骤的很多地方不需要按照教程说的固定模式,但是最终的效果,尤其是侧面效果一定要做到,否则将影响后面的制作。
准备造型
1、选择风车造型的一个扇叶,然后将其根部被相邻的扇叶压住的线进行折叠,也就是下图中的蓝色谷折线,为了比较,我使用两个造型进行对比。
当上面的步骤折叠之后,得到下面的造型,然后再次把相邻的上一个扇叶进行同样的折叠;
这时就能得到这一步的最终效果:
PS:本步骤中两次折叠尽量的不要旋转折纸的角度,否则会造成视觉的误差,最后结束时顺时针旋转 45 度,就可以得到这个完美的效果图了。
折叠准备
将上方的粉红色三角形 IGH 看成一个三角形,线段 IA 就是这个三角形的高,首先折叠处角 IAH 的角平分线 AC,即将 AH 与 IA 两条黑线重叠进行折叠;
再将角 IAC 的角平分线进行折叠,得到线段 AE,即将线段蓝线 AC 与黑线 IA 线段对齐折叠;
左侧也进行上述两次折叠,分别得到线段 AB 和 AD;
最后将 DE 连接折叠。
得到的效果如下,请注意每个点的名称;
将 A 点向上方提,同时带动 G、H 两个点的运动,并将 DA,DE 两个折痕线段慢慢的进行峰折,加强三角形 ADE 的形状,并使其突出起来,这个过程的效果如下:
此时以线段 DE 为轴,将 A 向上翻,G、H 两个点也随之向前上方移动,达到这样的效果:
以 DE 为轴,将 A 整个折过去,两侧的 G,H 两点被带动内收,就会得到这样的结果:
上图中,DE 已经被折叠,G、H 两点则向中心靠拢,注意两条黄线,请结合该步骤准备图中的 AD,AE 两条线,对啦,其实因为纸时双层的原因,AD,AE 的内部其实各自有条隐藏的线,也就是这两条黄线。如果看的不明白没关系,请看下面的侧面效果图:
旋转一个角度看看侧面,A 点以 DE 为轴折叠了 180 度,现在位于 DE 的原 DE 线段。的上方,A’为原 A 点的所在地,H、D 两点被拉上了 90 度,原来的 C、B(阴影中)收缩到了中部,因为双层的原因,线段 CA、CA’被拉伸成了一条直线,对应得 BA、BA’也是同样的效果,于是两侧形成了两个压平的对称三角形 EAA’和 DAA’。
以 AA’为轴,将 G、H 两点向两侧压下,得到如下的效果:
反面的效果图可以看到两个底角的变化,至此,这一步的造型结束:
PS: 本步骤地要点有两点,首先是准备工作的折痕也就是 AB,AE,AD,AC 实际上都是双层的,也就是一个折痕实际上有两个页面被折叠;然后再翻转 A 点的时候,是以 DE 为轴,将 B,C 两个点向内压。
请注意折痕 ac 和 ad,他们构成一个角,黄线 af 也就是这个角的角平分线,折叠的方法即:线段蓝线 ad 进行峰折,黄线 af 进行谷折,三角形 adf 向顶部的菱形下方伸入,保证蓝线 ac 与蓝线 ad 重叠;左侧也进行同样的折叠。
得到的效果如下:
接下来的折叠是:
当上述的折叠结束之后,清仔细的加强以下折叠的力度,使得折痕清楚,然后将上步骤地折叠展开,如下图,请注意这个刚才折叠的几个折痕,它们将再次被用到;
请注意图中的两条黄线,将黄线进行峰折,使得包住后面的三角形,具体的步骤如下:
反面的效果如下:
留意刚才正面的折痕,此时运用这些折痕,反面折叠一次(右侧小图),因为折痕的存在,折叠会很容易进行,如果不顺利,请恢复起初的状态,再次加强本步骤的折痕。
适当修整
将 AB 进行谷折,AC 进行峰折,使得 AC 折叠到 AE 线位置,并使两线重叠,而 AD 部分的则展开操作;
最终效果如下:
左侧的部分重复上述的折叠,就可以得到休整后的结果:
PS:至此枫叶的折叠初步造型已经结束了,可以看到上面的菱形十枫叶的一个角,两侧的四个方块分别为枫叶的其他五个角。
细节造型
翻转整个折纸
将中间正方形的四个角向中心进行折叠:
将上面三个角的折痕进行加深,然后将三个三角形压入中间的正方形中,形成下面这样的效果:
请注意下方的效果,可以看到三角形塞入之后的折叠效果。这时候除上方外,每册都有两个三角形,将他们拉出来,如图:
全部拉出来,将折纸翻至正面:
PS:本步骤地完成主要是三角形的内压过程,可以恰当的拆解,塞入后再折叠。
两片叶片
保持 AB 线不变,AO 线峰折,OB 线峰折,从后面将 AC 与 AB 线重叠,BC 线的绿线以上部分也重叠在 AB 的背面。
折叠后的两面面效果分别如下:
将底部的正方形设定为 ABCD,然后沿着中间的蓝线谷折,将 AD 重叠到 BC 线段上
折叠得效果如下:
设定正方形的中心点为 C 点,将 AB 线段折叠到 BC 线段上:
接下来请细化这个折叠,具体的目标就是不使得后面的部分能被前面看到即可,并不一定要拘泥一定的模式,此枫叶的成品,正面的效果是观赏面,而后面的折叠则不必太拘泥。
折叠完毕后,将正方形回复原初,并将另外一侧同样的折叠,最后得到的结果:
PS:该步骤的结果是枫叶的两片中型叶片,叶片的背面要保证前面不会露出即可。
枫叶完成
上图中的 A、B 两点,用手指往正面抠,使其从反面凸出来,效果如下:
PS:最后的工作就是将修整叶面的形状和叶柄。成品效果图: